素材库,不作画的更新。

日系、欧美色调与新锐摄影

Terry F:


这个标题似乎充满了火药气息。


大家一定听说过日系和欧美色调。我们在网络上也能查到海量的相关后期教程。简单地总结一下,大部分后期教程对日系色调的概念主要是过曝,低饱和度,高光泛青,胶片质感等等,欧美色调色彩通常比较艳丽,对比度较高,暗部发灰,亮度较低。


但是如此调色是否真的可以让我们的照片变得高大上了呢?


(教程视频版:还在上传,等一下哈)


--------------------------


1. 日系不是日系,欧美不是欧美


先让我们来做个对比。在我们眼中日系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日本最著名的那几个摄影师拍出来的却是这样的:







继续对比。在我们眼中的欧美是这样的:





但是为什么下面这几位欧美摄影师不是“森系”就是“小清新”呢?






这就让人很疑惑了。倘若真的能根据国家或者地区来划分摄影风格的话,那印度系岂不是这样的?





此时可能会有人举手反对,提醒我别忘了日系风格里还有最具代表性的川内伦子呢。


许多人认为她的照片主要以日常生活中的静物为拍摄对象,照片明亮,色调温柔,氛围安静,可谓日系照片的典范。



但是媒体上拿川内伦子的照片大谈日系的时候,却从来不提她在2013年出版的作品集《天地》。大概是因为她变得不日系了。



她将题材从日常生活转变为记录阿苏山一年一度的火烧野草活动。照片的内容的重大转折让她的后期也似乎完全脱离了往昔的清新感。浓烈的黑烟映衬着鲜艳明亮的火焰,让照片用激烈的方式讲述一个维护平衡的故事。可以看出川内伦子的“清新”色调仅仅是一个外行都能感受到的表象,这个表象随着她拍摄的内容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用外行的眼光去看川内伦子的作品,只能看到她温柔的色调。恰好她的早期风格又与我们发明的“日系”有几分相似。我们双眼紧盯着照片的形式,难以发现她的作品在清新的表象下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领悟。也没有察觉她用温和的方式将看到的画面记录下来,目的是用抽象的画面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作品融合。


她的作品集《假寐》试图表现自己内侧的狭小世界。



《光的亮度》,中饱含着作者追求光明点滴记录了她眼中的微观生活,在纯净的画面里融入了作者对生与死的深入思考。正如作者所言“各种各样的人生体验,像沙子一般,一粒一粒沉淀在心底”。



我们对欧美摄影师的误解也大抵如此,就不再重复去论证了。


------------------------


2. 误解源自何处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日系或者欧美调色风格的错觉呢?


有人调侃过:在日本拍出来就是日系,在欧美拍出来就是欧美。


这话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我们通过这个说法或许也能够猜到地区文化会影响摄影师的风格。换句话说,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推断出“照片内容决定后期调色方式”这个结论。


如果大家都拍同一个场景,那么大家的后期可能就会有相似之处。假设我们在日本非常具有当地特色的地方拍照的话,后期调色也需要考虑照片中日本元素的特征。






作者:小林干幸


对于任何一位经验丰富的日本摄影师也是如此,他们的作品(含AV封面)传播开来以后,被一些人拿来脱离照片内容大谈后期调色,导致观众们在不同的拍摄环境里套用这些调色风格,产生了看似新颖,实则东施效颦的后期特点。



更糟糕的是,每个做日系或者欧美调色教程的作者对二者的理解都大不相同,调色效果有差异,严重缺乏一致性。大多只是有个模糊(且片面)的概念,然后凭感觉自己发明了一个色调出来,冠以洋人的大名罢了。


(我并不认为这些教程都是很糟糕的,反而有很多效果亮眼、干货满满也非常符合内容。那何不以自己的名字给色调命名,却要把功劳塞给外国人呢?)


我觉得归根结底是我们太懒了,不愿意深入钻研知名摄影师个人的风格特点以及作品的实质内容就以地区差异一概而论。一些相关的教程的标题也不一定是源于作者无知无才,而可能只是为了传播技术而迎合一下观众罢了。


--------------------------




3. 我们应该怎么做?


如果我们有心去查阅一下,会发现日本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师往往和我们所说的“日系”相去甚远。像细江英公,杉本博司,筱山纪信,蜷川实花这样的名字所对应的作品都各有特色,或充满着色彩的冲撞和人体的张力,或用压抑的画面书写着人性的欲望。如果一定要学他们的作品的话,或许我们应当先放下他们的调色风格,并且像他们一样将摄影和人生哲学联系起来,针对每次拍摄内容上的不同制定风格。




 作者:杉本博司



作者:蜷川实花


我们拍摄的内容大概就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了。那么中国的摄影师是怎样利用身边的环境的呢?


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国内新兴流派“新锐摄影”一词了


2016年1月,色影无忌·2015中国新锐摄影奖揭晓,其结果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



获奖作品


许多人认为获奖作品缺乏最基本的美感,摄影师技术不足,就像装逼的厨子拿着马桶炒菜。


 
也有人举例说明所谓的新锐无非是对外国摄影师拙劣的模仿。


还有人直接对获奖作品和主办方破口大骂。




当然,也有理性的声音,呼吁大家在批判之前先要拥有批判能力,然后从作者的角度去考虑之后再做评价。


 


可能大家会觉得一个民间的比赛,搞得毫不相干的人都能反目成仇,十分浪费感情。但是从宏观上来说我们看到的是舆论的平衡。一部分人反对,一部分人支持,产生争论之后观众才能看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我想补充一点,那就是大家在赞美或者贬低作品的时候似乎忽略了这个比赛名不副实。因为入选的作品里只有锐没有新。基本上全部都是外国摄影家已经探索过的东西。因此新锐摄影师这个头衔肯定会招来责难。再加上一些人借着新锐二字故弄玄虚,乘着国内摄影圈寻求改变却尚未成熟的迷茫时期,把烂到无法描述的照片当做美到无以言表艺术品拿出来混进革命队伍,严重影响艺术家口碑。




上图:无法描述的“新锐摄影”作品


但是这次比赛里许多作品本身却有巨大的意义。因为这些重复性探索是建立在一片不同的土地上的,有着不同的文化和时代背景,也产生了不同的价值。


我们不能只学外国摄影师的形式不看内容。中国的文化和地理特征给我们带来了中国人的审美倾向。也只有我们才能更深入的洞察自己的文化。那么当你下次拿起相机,想记录一个城市的人文,想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对世界的观点,不一定要追求国外壮丽的海岸线或是繁华的大都市,也不必追着外国流浪汉和街头艺人一通盲拍。其实你的家乡,你长期居住的城市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因为不论你是否喜欢你所生活的地方,它都能给你带来最深的情感,而你对它的认知也会远远超出其他地区。你了解城市的历史、环境,熟悉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其他地方与众不同之处,清楚当地人的需求与愿望,还能清晰地嗅到城市中滋生的腐败气息。如果你爱它,就可以展现它的美;对它恨之入骨,更能够让你的照片情感强烈。


如此一来,你独到的审美也能够更准确的把握它的某种特征。在有了强烈的内容之后,我们才可以根据内容去谈后期。


 总而言之,我们不要盲目地用地区去划分风格,不要肤浅地把作品的形式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但是要把握住地区给你带来的创作机会,用我们的情感去挖掘身边世界隐藏的各种特征;用我们的经验去表达观点;再用合适的后期手法来烘托你的主题。


盲目追求外国的风格只会让照片更加空洞。这个世界上没有最佳的摄影基地,只有最适合主题的场景以及拍摄和后期方法。我们对自己身边的环境越熟悉,理解越深,就能在合适的时候拍出最完美的画面。倘若觉得自己居住的地方无聊至极,毫无创作潜力,那一定是因为你还尚未开始用摄影师的眼光去发掘场景,尚未脱离大众视角。因此,请大家在茶余饭后多花时间去寻找身边的那一点独特之地,在场景里散散步,吹吹风,把自己带入到情境中,然后在时机合适,状态最佳的时候进行拍摄。


 


感谢大家干了这碗鸡精浓汤,祝各位在2018年能够取得更大突破。


 


 


 



评论
热度(1649)
  1. 共10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ArnoTyou | Powered by LOFTER